一、海水的温度: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,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。(收入的主要方式是太阳辐射,支出的主要方式是海水蒸发)
(一)表层分布规律
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。
(二)垂直分布规律
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,1km以上变化幅度较大,1km以下变化幅度较小。
(三)影响
影响海洋生物分布;影响海洋运输;影响气候;影响旅游(海滨浴场)。
针对性练习1:
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,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。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≤-4 ℃日数的分布。据此完成1-3题。
1/图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海域中,海冰厚度最大的是( )
A.甲 B.乙 C.丙 D.丁
2/下列城市附近海域,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( )
A.葫芦岛 B.秦皇岛
C.大连 D.烟台
3/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( )
A.资源量不足 B.破坏环境
C.成本过高 D.市场需求不足
答案:1/B 2/A 3/C
解析:第1题,海冰厚度取决于年均温≤-4℃的日数多少,海水稳定有利于海冰形成。比较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地,≤-4℃日数最多的是甲、乙,乙地受陆地影响大,且水面稳定,海冰厚度最大/故选B。第2题,年均温≤-4℃日数越多,海冰厚度越大,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。葫芦岛日数大于60天,秦皇岛40~60天,大连20~40天,烟台0~20天,故选A。第3题,渤海沿岸地区淡水需求量大,该海域海冰资源丰富,开采海冰对环境有一定影响,但关键是开采成本过高,目前难以大规模开采,故选C。
二、海水的盐度:通常用千分比表示,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。
(一)表层分布规律
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。
(二)垂直分布规律
中低纬度海区,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;高纬度海区,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。
(三)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
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;径流;洋流(同纬度海区暖流高,寒流低);海域封闭程度;结冰(盐度高)融冰(盐度低)。
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:红海。原因:①位于副热带海域,降水少而蒸发旺盛,蒸发量大于降水量;②两岸多沙漠,淡水径流注入少;③海域较封闭,与外海交换少。
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:波罗的海。原因:①降水较多而蒸发较小,蒸发量小于降水量;②四周陆地淡水径流注入较多;③海域较封闭,与外海交换少。
(四)影响
盐场;海水养殖;海水淡化;腐蚀建筑物。
针对性练习2:
我国是海洋大国,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。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。据此完成4-5题。
4/根据所学知识推断,图中最有利于因开发海盐而形成的盐场为( )
A.甲 B.乙
C.丙 D.丁
5/该地有我国最大的盐场,其晒盐的有利条件是( )
①海滩平坦 ②晴天多、光照强 ③夏季多暴雨 ④海风大,蒸发强
A.①②③B.①③④
C.①②④D.②③④
答案:4/B 5/C
解析:第4题,海盐场应建在蒸发强、面积广阔平坦的淤泥质海岸、盐度大、水质好的地点。图中显示,甲地海水深达50米以上,不可能形成盐场,排除A项;乙地位于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、淤泥质海岸,离河口较远,盐度较大,晴天多、多大风、光照强,适合晒制海盐,适宜建设盐场,B项符合题意;丙地和丁地均位于河口附近,海水盐度较低,因此不是最有利于建设盐场的地点,故选B。第5题,我国最大的盐场为长芦盐场,这里海滩平坦,且晴天多、光照强,海风大,蒸发强,利于晒盐,①②④正确;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晒盐,排除③。故C项正确。
三、海水的密度: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。
(一)表层分布规律
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。
(二)垂直分布规律
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,1km以上变化幅度较大,1km以下变化幅度较小。
(三)影响
海中断崖;密度流;轮船吃水深度。
针对性练习3:
2019年2月,我国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又一次在中印度洋洋脊热液场成功采集样品。搭载该潜水器的科考船由我国海南三亚起航,经马六甲海峡到达该海域。洋脊热液是由海水侵入海底裂缝形成的。下图示意“深海勇士”号下潜位置。据此完成6-7题。
6/“深海勇士”号在采集热液场的样品时,面临的最大风险是( )
A.高压 B.风浪
C.黑暗 D.高盐
7/科考船在下列海域航行时,吃水深度最浅的是( )
A.① B.②
C.③ D.④
答案:6/A 7/D
解析:第6题,“深海勇士”号在中印度洋洋脊进行作业,海水深度大,高压是其面临的最大风险,A项正确。“深海勇士”号在中印度洋洋脊进行作业,不受风浪影响,B项错误。黑暗和高盐对采集样品影响较小,不是面临的最大风险,C、D两项错误。第7题,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。四个海域中,④纬度最高,密度最大,轮船的吃水深度最浅。故选D项。
免责声明:
1. 《海水的性质——一轮复习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。
2. 若《65667893文库网》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,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