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焦点效应
2010年,心理学家劳森(Lawson) 对焦点效应进行了研究/
以大学生为被试,让他们穿上印有“美国之鹰”的运动衫去见同学,有40%的被试觉得自己的同学会注意到衣服上的字,但事实上只有10%注意到了。大部分观察者甚至没有注意到对方中途换了衣服。
另一项实验中,即便被试的衣着令人尴尬,也只有23%的观察者会注意到,远低于人们50%的估计。焦点效应反映了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以自己为核心的,为什么别人没有注意到你衣服上的字?因为这跟他没关系,如果你衣服上的字是间谍街头的暗号,想必对方一定会注意到。说白了,你对被人没有那么重要,既然大家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,你太把被人的评价放在心上,就是太把别人当成中心了,属于“忤逆”进化论,是要被淘汰的。
焦点效应的基础大概是双方信息不对称,我们对自身信息的掌握靠感知觉就行,一般是及时全面的,但对其他人的信息掌握需要观察、推理和思考,一般是不及时和片面的。所以你在图书馆放了个响屁,你马上就知道就是你自己放的,但是可能其他人正在专心看书,没留意,也有可能他听到了,但一抬头没发现是谁放的,可你却觉得全世界都知道是你放的。
免责声明:
1. 《每天学一点心理学‖焦点效应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。
2. 若《65667893文库网》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,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