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如下:
大家好,这里是我的微信公众号,名叫“静思有我”。安静地思考,有我一个。
特别提醒朋友们,我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,名叫“静思有我在读书”,是和“静思有我读书会”相呼应的一个公众号,欢迎大家关注。
2021年1月10日下午两点左右,山东省烟台市下属的县级市——栖霞市发生矿难,到今天,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。最初,22人被困。最终,11人获救,10人死亡,1人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6800多万元。
2月下旬,处理结果出来了。45人被追责问责,其中,17人正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28名公职人员被给予处分和***处理。
这其中,县级市——栖霞市原市委***和原市长两个人,因负有迟报瞒报事故责任,由***机关立案侦查,下一步将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所谓迟报瞒报,就是指矿难发生以后不及时和真实地向上级报告。具体到这件事,矿难发生的时间是1月10日下午两点左右,上报时间是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,整整迟报了30个小时。
生活常识告诉我们,一旦发生事故,人员被困,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。早一分钟找到被困人员,被困人员就多一份生还希望。
这个事故发生以后,虽然企业和栖霞市都立即展开了救援,但是他们推迟了30个小时才对上报告。这意味着在这30个小时之内,他们只能动员栖霞市和企业力所能及的力量进行救援,而无法调动烟台市、山东省、乃至全国的力量进行救援。因为只有他们栖霞市和当事企业知道这个事,别人都不知道,怎么参与救援呢?
救援这个事,是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科技力量的。事实上,当这件事情逐级上报到烟台市、山东省和国家以后,山东省委***、省长亲临现场,统一***指挥,调动资源,救援力量就大大加强了。我想,最终能有11人获救,与后期救援力量的加强,肯定有直接的关联。
总之,抛开纪律规定不说,发生事故之后尽早向上级报告,就是尽早争取最大范围的救援力量,就是最大限度的救人。最大限度的救人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的利益,在这次事故当中首要的是人民的生命。
反过来说,不管基于什么原因,迟迟不向上级报告事故,就是对人民利益的漠视,就是对人民的生命的漠视。
所以,事故发生两天以后,2021年1月12日,新华社发布时评,文章直指迟报矿难的本质,文章标题是:《迟报矿难,就是与人民为敌》。这个标题,猛一看起来有点炸眼,好像还有点上纲上线,但细品起来,其实一点都没有上纲上线,反而觉得非常准确和贴切。
那么,及时报告事故情况,这么有利于减少损失、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的事情,栖霞市原市委***和市长为什么不及时上报呢?更何况还有纪律规定?
从一般的逻辑分析,大概率的原因是他们担心上报事故之后被追究责任,所以想藏着、掖着,所以想捂着、盖着,说到底是为个人利益考虑,想最大限度地让个人不被追究责任,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个人利益。
可以这样说,事故发生以后,是早一分钟上报还是晚一分钟上报,就是检验公职人员是把人民利益摆在前面、还是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的一块试金石。——当然,我今天在这里没有讨论纪律规定方面的因素。
这使我想起了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,也有一件貌似不报告情况的事件。但细想起来,背后的思想动机却有天壤之别。
1951年3月,抗美援朝第4次战役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,志愿军第50军和38军奉命在朝鲜汉江南岸阻击美军。志愿军对第4次战役的战略部署是“西顶东反”,也就是在西线坚决顶住敌人的进攻,并且吸引敌人的注意力——这就是“西顶”。与此同时,志愿军的部分力量悄悄向东移动,争取在东线战场打一个反击战——这就是“东反”。通过“东反”,击败东线的敌人之后,乘胜攻击西线的美军,迫使美军的攻势整体崩溃。
按照这个部署,美军的主力就主要集中在西线——因为他们被西线的志愿军刻意吸引了,而志愿军实际部署的西线的兵力相对有限,因为更多的力量要部署在东线打反击,所以,志愿军西线的压力就非常大,战斗及其惨烈。志愿军第50军在西线阻击美军一个多月以后,志愿军司令员***在回北京报告工作之前,专程来到第50军前线,见到了第50军军长曾泽生。那时,第50军的伤亡已经非常严重,第148师一个师只剩下一个团的人员,师长当团长用,团长当连长用。就全军来说,军部警卫连和炊事班的战士,都已经拿***上了前线。
在这种情况下,***司令员问了曾泽生军长一个尖锐的问题:“一个多月以来,你们从来没有报告过困难,难道你们没有困难吗?”
曾泽生军长回答:“有困难。可是我给您报告有什么用?粮草、***、人员,您也没有,我如果向您报告困难,您只能拆东墙补西墙,反而会影响大局。”
在这里,曾泽生军长也是有情况不报告,但是他不报告的内容是自己的困难,他不报告的原因是担心影响大局,所谓大局就是全军、全国的利益,说到底就是人民的利益。他不报告,就是自己选择承受重大损失。曾泽生军长在跟148师代理师长赵鹤亭交代任务时说:“还记得我们当年在台儿庄打鬼子吗?就算50军的人打完了,番号没了,50军精神永存。”
所以曾泽生军长不报告自己的困难,也是一种不报告的行为,但是他的动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,维护人民的利益,跟当下有些***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人民利益而不报告的动机完全相反。
当时,曾泽生军长的一番回答让***司令员非常感动,***司令员接下来追问:“***的伤亡现在是多少?”
曾泽生军长回答:“彭总放心,我们还能挺得住!”
这显然是答非所问,说到底还是不想报告自己的困难,还是不想报告。
所以彭总急了,提高声音,厉声强调道:“数字!”意思是,我要你向我报告***伤亡的数字,你别跟我扯别的。
这时候,曾泽生军长才犹犹豫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条,交给彭总,然后口头补充汇报说:“这是今天各师上报的情况,我们现在不上报伤亡数字,只上报剩下能战斗的人员数字。”
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大局,为了人民的利益,而毫不顾惜自己的利益。
而我们今天的有些***却刚好相反,为了自己的利益,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。
对比下来,热泪盈眶之际,不禁觉得天壤之别,恍如隔世。
然而,我今天在这里把70年前的事情和70年后的事情做对比,并不想简单地批判当下少数的******,也不想仅仅停留在赞美志愿军将士的品格上。
我今天特别想说,我们这个国家,我们这个民族,历来有很多优良的品格,抗美援朝战场上有非常集中的体现。这些优秀的品格需要和值得我们去传承,这是我们的财富,这是比金子还贵重的财富。
如果你不相信这是一笔财富,那么你想一想,如果栖霞市原市委***、市长能够像当年的曾泽生军长那样,毫不顾惜自己的个人利益,一心为人民利益着想,他们会瞒报事故情况吗?
所以我们说,英雄和烈士的优秀品格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,这么贵重的财富咱们不能丢。金子都可以丢,这种财富不能丢。
那么,怎么样才能够保守这笔财富呢?毫无疑问,我们应该大力地宣传这次财富,争取让更多的人去践行他们。
这话我们实在太熟悉了,好像没有什么新意,可是我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说这一点呢?
因为在我们弘扬这种品格的同时,总有人在捣乱,在打岔,在否定,在歪曲。
所以,我们必须对那些捣乱、打岔、否定、歪曲英雄和烈士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。前几年诋毁抗美援朝的言论不少,这两年少多了。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绝迹,最典型的表现就是,2021年2月19日,国家公布了在2020年6月中国和印度边境冲突中牺牲的烈士和表现突出的英雄之后,有人竟然在网上诋毁我们的英雄和烈士。
然后,他们有的被抓了,有的投案自首了。抓他们的时候,使用的法律手段是刑事拘留,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着判刑坐牢。3月1日,第1个被抓的人被正式批准逮捕,从法律程序上来说,这离他被判刑坐牢更近了一步。
但是,对于国家的这种处置方法,也有人表示疑惑。有人认为,也就是在网上说错了一句话,虽然确实说错了,但是不至于因为一句错话就判刑坐牢。
说实话,如果抛开这件事情的具体情节不论,抛开法律规定不论,单纯从一个善良人的善良情感出发,这种想法貌似也有一些道理。
但是如果想一想我前面的分析,想一想诋毁英雄和烈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,我们就能够理解对这种行为采取霹雳手段的必要性了。我在“静思有我在读书”公众号2月22日的节目《诋毁英烈,罪名是“寻衅滋事罪”。为什么?》(点击蓝字可阅读全文)里面特别强调,法律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,不仅要考虑行为本身,还要考虑行为的后果。后果越严重,处罚越重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诋毁英雄和烈士就是要抽调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骨。国家没有了脊梁骨,民族没有了脊梁骨,不管有多少GDP,有多少先进技术,都无法为人民的利益而很好服务。
如果你不相信这句话,那么我们就推演一下,2021年1月10日发生的山东矿难事故之后,我们救援被困的工人的钱是肯定有的,设备也是有的,专家也是有的,技术也是有的。可仅仅拥有这些就够了吗?如果相关人员在这件事情上,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考虑人民利益,从而隐瞒不报,这所有的金钱、物资、设备、专家,通通都派不上用场,那么在矿难中被围困的工人,我们怎么去救?我们救得出来他们吗?
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平安无事,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危难,每当这时,我们肯定希望我们的***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,把现有的物质、科技力量能用上,救我们于危难之间。
可是前提是我们的***乃至全社会,要不断强化这种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啊?强化这种理念需要不断的教育,教育他们和全社会最好的教材,就是英雄和烈士的那些事迹。所以那些对于我们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诋毁态度的行为,需要用霹雳手段,坚决回击。
霹雳手段,正是菩萨心肠。
end
广而告之:
欢迎加入“静思有我读书会”。
免责声明:
1. 《我们最贵重的财富,是什么?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。
2. 若《65667893文库网》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,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。